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孩子能遠離帶電


前段時間讀了55媽媽關于孩子看電視問題的一問一答,很有同感。我也希望孩子生活在一個無電視的環境里,那些絢麗的色彩和快速閃耀的畫面,到底帶給孩子的是什么?
再看我家,不冬和55類似,現在39個月,還未對電視表現出喜歡,更不要說哭著喊著要看,就算我家客廳白天一直開著電視,昶成組合屋工作桌貝斯特sbir 超脫專業兒童寫真正荃條碼她也就是在播廣告的時候會注目一會兒。看到小區里有保姆或者家人說起自家的寶寶,能一字不漏地背誦電視的某個廣告或者對某個動畫片惟妙惟肖地模仿表演,我家的只能算作啥都不會了。不冬沒有經歷電視敏感期,也許是因為她天生缺少看電視基因,也許是在小時候的某個階段我沒有給這些基因滋長的環境,而用繪本替代了它們。
一開始,我不提倡孩子看電視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和她爸都是四眼,所以不冬成小四眼肯定是遲早的事,不給或者少給孩子看電視能盡量延遲她成為四眼妹的時間。我父母都不近視,我的近視是活生生地看出來的,記得小學六年級的暑假,沒完沒了地看《紅樓夢》,一個假期我的眼睛就近了,然后每況愈下;二是不冬天生不愛運動,如果再老是呆呆地坐著看電視,真要看出個木頭人來了。后來,看了育兒書,與其他媽媽們交流,知道如果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不光會看成木頭人,連腦子都要看傻,看電視時,人的腦波頻率和睡覺時走向差不多,真是可怕。所以,從此以后,電視就列入了不冬的黑名單,除了偶爾(頻率大概為一周兩次)的巧虎或者我篩選的動畫片,不冬沒有機會坐在電視前看電視。
我家的電視大環境不好,最主要是因為看電視和電腦打牌是外公唯一的兩個愛好,只要沒事做,外公不是在電腦前打牌就是坐在客廳的電視機前看電視。我家電視是所有電器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般一天會開上十小時以上。早上七點外公吃早飯就開始看電視,我們都在電視聲中起床,我真的蠻佩服我爸的看電視水平。我的臥室在去年也配了個電視,只是為了有時候必須得看些東西的可能避免和我爸爭,電視的使用頻率極低,因為我和老公都不喜歡看電視,上網或者看書來得更充實。所以白天,由外公帶著不冬的時候,會有大量的時間不冬是伴著電視在玩或者看書的。老人帶孩子辛苦,所以我明知讓電視這樣伴著不冬不好,也不敢制止我爸,只是每回只要我在場,肯定把不冬帶離客廳再和她玩。誰叫我家房子小呢!要再有個房間,我把電視和電腦都搬那個房間,省得互相影響,唉!好在女兒免疫力比較強,一直沒有對電視產生興趣。有時候,我也自我安慰,就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一樣,在嘈雜環境中鍛煉一份特別的注意力。
順便再說說電腦,同事女兒今年準備上小學(已是小四眼了),她想給女兒買個IPAD,說可以用來上網、看片、游戲……體積小似乎輻射也少(現在的孩子可真幸福,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要不到的),而我卻非常抵觸那些電子產品,雖然我每天主動和被動接觸電腦的時間不會少于十小時,經始終覺得電子產品只能做為工具而不能依賴過深,否則人會很浮躁。在我眼里,那一張張真實的紙裝訂成的書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當然指好書),才會讓孩子有時間、有機會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特別在“快餐”當道的當今社會。
可孩子真的能遠離帶“電”的時代嗎?電視、手機、電腦、游戲……沒有了電,什么都沒有了,世界也會變得黑暗。沒關系,在停電的時間,點燃一根蠟燭,借著燭光,和孩子相擁而坐,或聊天或為她講個很老的童話故事,或什么都不做,只是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幼兒園變“透明”是喜還是憂


幼兒園裝攝像頭,就是給孩子穿上了無形的保護外衣嗎?社會文明進步到今天,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信任要靠攝像頭來維系嗎?
在親子大本營上看到這樣一條熱議的專題微博:日前,江城部分幼兒園家長透過攝像頭可隨時看寶寶一舉一動,此舉大受歡迎。同時不少老師感嘆家長對孩子舉動太敏感。如:老師提問孩子沒舉手;孩子穿衣老師沒幫忙(實際是孩子不要老師幫),家長就電話責怪老師。幼兒園園長說,裝攝像頭還是有積極作用的,但使用它要有度。
看完這條微博的引言,川府麻辣火鍋 貝斯特專利 正荃標籤 超脫兒童攝影寫真貝斯特商標,在看看博友們的投票情況,說實在的,從心底里倒抽一股涼氣。支持幼兒園變透明的占到百分之八十五,認為有弊端的只占百分之十二。幼兒園變鈥溚該麾澥竅不故怯這巨大的差距反映了什么?幼兒園變透明對我們來說,是喜還是憂?
一、幼兒園不象一些機構,必須靠錄像來監督,以此來保留犯罪的證據。在幼兒園里裝這個,會給孩子包上一層保護膜?因為這樣可以監督老師的一舉一動,老師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敢說話一句話,不敢有一點不符合要求的舉動,現在的孩子又都聰明敏感異常,稍大點的孩子,一定會知道有這個攝像頭的存大,他或許會想,我的一切行動都會被媽媽看到,一切都變得透明,是不是很可怕,對孩子對老師產生的無形有多大。
二、攝像頭會讓老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裝上了攝像頭會讓老師的行動受到約束,相信那些(應該是極少極少的人)存有打罵孩子之心的老師,會有收斂,這也會讓整個幼兒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似乎都是積極的舉動。
三、家長的心態會因透明放松還是更緊張,眼見一定為實嗎由于有這個攝像頭,家長可以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樣孩子是不會吃得半得虧的。而且如果孩子淘氣,家長也會盡收眼底。家長整天把經歷放在這個錄像上,親自和孩子交流園里的情況的機會就少了許多,而且這樣不自覺的讓家長變得更加挑剔。有一位媽媽曾反映,攝像頭讓她對園里反而更加不信任起來。一次,孩子的飯剛端上來,孩子還沒有等吃,老師就給端走了。這名家長問孩子,孩子又因為年齡小,說不明白。這名媽媽越想越不對,第二天一早就去以質問的語氣問老師:到底是怎么回事,為啥不讓孩子吃飯呢。老師很無辜的問答:因為當時的飯太燙,老師只是拿下去涼了涼。這說明了什么,眼見不一定為實,如果這名老師不問的話,或許這名老師竟會有顏回的當年之冤了。
四、家長們的內心的隱憂,對現在的幼兒園不再抱有從前的信任。
幼兒園的老師的隊伍中極個別的已不是天使,而是魔鬼。也的確是幼兒園出現過虐待幼兒的事件,而且這樣的事件,還頻頻發生著,這讓哪個家長能放心?我記得當時送女兒入園時,也是膽膽怯怯的,因為孩子太小,我也會怕老師不會善待孩子,年齡稍小的孩子什么都還不懂,放在陌生的環境里,哪個家長會放心呢?曾經有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就拿過膠帶粘孩子的嘴,這件事情在家長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可是最后能怎么樣呢,不過是那名老師被辭退而已。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又怎么可能輕而易舉的彌補呢。
五、從某方面反應出,幼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令人堪憂。
女兒剛入園時,我選擇的那家沒有攝像頭。因為年齡小,加上害怕陌生的環境,拼命地哭,趴在我的身上緊緊的抓著我的衣服就是不肯下來。我被她哭得又生氣又心疼,一時間不知所措。當時記得那個女幼師,把孩子從我的肩頭上抱下來,她安慰我說:你放心吧,我會多抱一會她,她慢慢就會好的。我才算是脫開了身,然后頭也不回地走掉了,因為我怕我再耽擱,我真的不忍心再送了。
后來,我走出門后,我忍不住哭了。這時有一位家長告訴我,你家孩子還在哭呢,剛入園都這樣,實在不行,就先別送了,孩子太小了,不到兩歲吧,聽不懂話呢,這樣孩子會遭罪的,我們家孩子,就打算轉走呢,雖然我們的孩子也算適應了,可是這里吃的實在太差了。
遭罪?我不太理解,看那老師挺和善的呀。那位家長繼續說,你不知道,老師都會說的,你看你剛走,你女兒就被一下子被她放地上了,孩子哭得鼻涕都成行了,也不給擦。再說,她們也不擦過來呀,只等你下午接之前,統一給孩子收拾收拾。孩子太小,飯也不能吃好,老師的話估計也不會太懂,你還是考慮考慮吧。
我考慮了一下,覺得這樣的情況真是不行,不能讓孩子再因此一股火病了。我潛回教室時,果然看見女兒哭得涕淚雙流,獨自一個人在站著發呆呢,我再也不忍心了,當天就把孩子接回家了。
園長,一聽說我不送了,當時就把臉撂了下來,我無語了,這樣的幼兒園,幸虧我沒送,不然不知道孩子會怎么樣呢。
后來歷經三家幼兒園,女兒才算安穩的落下了腳跟。
從這一件事,可以知道這個園整體的素質有多差,也從一小部分折射出幼師的隊伍有多差。
六、目前的社會現象不容樂觀小時候,我們都說,老師象媽媽,象蠟燭,象辛勤的園丁,象人類的工程師。尤其是幼兒老師,責任就更加重了。可是現在一切都變了,食品不安全了,幼兒園也不安全了,公辦的幼兒園太少,娃多園少,無奈之下,只能紛紛擠向私立園,可是私立園的狀況又那樣不盡人意,祖國的花骨朵們,生活在一個令人堪憂的環境里,太讓人悲哀,是孩子的悲哀,是家長的悲哀,是幼兒園的悲哀,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難道我們只有用監控這一機器才能保證孩子們在園里健康快樂的成長嗎嗎?處在這樣的環境,該喜還是憂?攝像頭可以照到的地方,會悉數收錄,可是那照不見的靈魂陰影呢,才是最讓人擔心的。而且這樣對老師來說,意味著不信任,許多老師還是非常富有耐心與愛心的,都說信任與尊重是相互的,可是這樣你給老師信任和尊重了嗎?
我們被哪些現象逼到這一步,是一兩匹的害群之馬造成家長心中的不安的?說來說去,還是道德與信任的嚴重缺失,可是我們的幼兒教育走到今天這一步,不需要我們反思嗎?

2011年8月16日星期二

 繼母的挑唆 孩子竟然挨揍了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非姥爺打電話說:想知非了,想帶知非出去吃飯,正好單位要給一位領導送行,再說自從上次繼母推到知非后,我一直都沒有讓知非去父親那里,考慮到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我就答應了。
晚上知非就跟著父親出去玩了,知非在看到姥爺的一霎那,歡快的跑過去叫著姥爺,一時間我的眼眶竟然有點濕潤,徐永康隆乳手術蓝鲸隔音窗雜貨網春捲包總以為不讓知非去父親家,是對父親的懲罰,實際上孩子也想姥爺不是嗎?即使能隔斷他們不見面,可是血緣是割不斷的不是嗎?看著孩子高興,我也就放心的去應付我的飯局去了。
當飯局快進行完,幾個領導提議再去k歌的時候,不想掃了大家的興,我答應一同前往,卻在這時接到了知非的電話,剛接起電話我就聽到了知非撕心裂肺的聲音,一邊哭還一邊叫著媽媽你快回來,媽媽你快回來!聽到知非的哭聲,突然我就有種非常不詳的預感,沒有多做考慮,我就和領導請假,趕緊往非姥爺家奔去。
到達非姥爺的樓底下,我就聽見知非在聲嘶力竭的哭泣,好像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像要找誰替她鳴冤一樣,那動靜之大,是我從來都沒有見識過的,突然我的心就那樣緊縮在了一起,深呼吸了幾口,讓自己定了定神,我走上了樓。
繼母開門見是我,立刻露出了一個標準化的笑容,知非看到是我,飛一般跑過來抱著我哭得動靜更大了。而父親自從我進門,都一直在陰沉著臉,坐在沙發上生氣。我蹲下身子,輕輕的問知非怎么回事?這時父親倒說話了,從外面吃飯回來,怕你回來太晚,想給她在家洗澡,結果怎么勸也不聽,最后好不容易進去洗澡了,她又嫌姥姥給她洗的疼,還在那發脾氣,訓斥她兩句,她還不得了,我就揍了她兩下。繼母這時說:考慮到你回家晚,想給她洗澡讓你歇歇,卻沒想到知非不愿意洗。聽完繼母的回答,我一句也沒有回應,只是就那樣看著她,在我強勢的目光下,繼母借口給我倒水,就去了廚房。
看著一邊哇哇大哭的知非,再看在那生氣的父親,我的心里就像氣炸了肺一樣,都是我最親的人,以前母親在的時候,怎么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為什么每次知非來待這么短的時間,就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這讓我不得不懷疑?
我盡量壓制著自己的性子,和父親說:晚上我又不是不回家,你們給她洗澡做什么?我知道你們是好心,可是這么短的時間,知非竟然又挨揍了,人說隔代親,你怎么能這樣呢?從小你還沒打過我呢?怎么到了我的孩子這里,心怎么這么狠?照這樣的情形,以后我還敢讓知非來嗎?
父親一聽我說出的話,臉頓時氣的通紅,還喘著粗氣,我沒在那多呆我就拉著知非的手回家了。
回家的這一路,我的淚水怎么也無法停止,其實雖然我很不想和繼母好好相處,但是我知道既然是父親自己喜歡的,哪怕是做做表面工作,我也應該做,可是這一次又一次事情的發生,讓我真是寒心了。
還記得以前每當看到繼母,后媽這樣的字眼,總會和狼外婆聯系在一起,我卻沒有想到,我這一生也要和繼母糾纏在一起,就因為家里來了這樣一個女人,我的家里就被搞得雞犬不寧。當然人家也有特別好的繼母,可惜我沒有這種命。

在美國買房選社區買房子


在美國買房選社區買房子,地點非常重要。這是放在哪里都適用的準則。美國除了幾個大城市,都是小鎮township。即使是臨近的幾個小鎮,情況和房價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以我們住的新澤西北部為例。有以黑人,墨西哥人為主的城鎮。比如,Paterson, Garfield等。我偶爾開車進黑人城市Paterson,感覺是很恐怖的。一些人站在街上,目光呆滯的盯著過路的人。即使條件不錯的房子,在那里也賣不出好價錢。
我們原來住的小鎮,雖然以白人為主,但不少是猶太裔,很多是從前蘇聯和以色列來的新移民。人口密度大,有3萬多人,綠鄰系統櫃三統綠豆糕 華豐防盜窗昶成組合屋佳廉展場設計算是個大鎮,社區活動中心又大又好。學校不錯,房子小而密,是60年前建的,只有一個車庫,房價大多是30幾萬。 在美國買房選社區去年,我們準備換房子時,最想買的是邊上的Paramus。那是個雜區,非白人占30%。學校不錯,是商業中心,有很多商店,生活特別方便。小鎮的主要收入來自商業地稅,所以住戶的地稅很低。最吸引我老公的是,有個高爾夫球場,只對本鎮居民開放,條件好而便宜。它的房子大小新舊都有,地比較小,房價從20幾萬到100多萬。我們一直在關注這個鎮的房市,可惜半年多,總沒有喜歡的房子上市。
新澤西有幾處特別貴的鎮子,住得都是有錢人。比如Millburn,是新澤西最好的學區,100萬的房子算差的。住戶很多是在華爾街上班的,而且是做金融的。我們朋友間開玩笑說,華爾街干IT的住不起Millburn,只能住在Livingston。
我們當時也看了一個富人區,老公的辦公室就在那個區。在街上開車,感覺都不同。很大的地,一棟棟漂亮的房子,讓人心曠神怡。可惜,那里100萬以下的房子,我們都看不上,喜歡的要150萬以上。有一棟80幾萬的,還不錯,但需要重新裝修,我們沒有額外的錢和時間,只能放棄。
與富人區一條街之隔,我們買了現在的房子。這是個美國中高產白人的鎮子,有5,60萬的房子,也有貴一些的房子。與富人區共用一個高中。美國的這種壁壘真讓人感嘆。一個鎮子可以用房價來選擇居民人群!
如果你問我80幾萬的房子與30幾萬房子的區別,我的回答是這樣的:居住面積大了一倍,地大了兩倍,各種費用多了一倍。因為離得遠,鄰居間的矛盾少,人的素質稍貴高些,更友好一些。孩子們說,學校里的同學比原來的聰明一些。從社區服務來說,富人的鎮子反而公共服務少,因為需求少。
下圖棟房子,在美國中部地區,估計也就40萬左右。到了新澤西的中上學區,可能要100萬出頭。因為在Millburn,最好的學區,居然要價240萬。

懷孕那些事兒(三):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最近才意識到,懷孕生孩子就像打一場10個月的仗,而且只可能過早失敗,不可能提前取勝。想要完勝,兩個字:堅持——熬過260天。
這場戰役的對手是十月懷胎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和不適。而我這個DDP雖然是主帥,卻做不了決策干不了活兒,按照目前的態勢,還得繼續在中軍帳里躺著。寶寶是王,主帥的職責說白了就是保王,當好王的宮殿和營養供給員。不過,其實還有諸多兵兵將將圍繞在主帥邊上,讓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副帥兼軍師老公:
一懷孕,升級為DDP的我就把公司大業全權委托給老公同志,反正他本來也是咱家里家外的領導。而且小盆有出來后DDP總要龍德中醫診所治療早洩 呂發施工架
優可團體服 愛菲爾系統家具
抗癌 玉佛山葬儀業離開公司的,到時候青黃不接可不行,咱得為公司上下老小早做打算。
老公同志很努力,一個人打兩份工。但是為了不讓DDP感到孤單,依然保證每天按時下班,只是把工作帶回家里干而已。他曉得有他在邊上,DDP就會比較安心,至少不會得憂郁癥。本來妊娠反應的時候還偶爾把DDP運到各個美食點去開開胃什么的,后來臥床保胎了,哪兒也去不了了,他倒也宅得住,天天公司和家,老老實實的陪著我。
我們的副帥同志很有大將風度。他從來不像其他準爸爸那樣寶寶長寶寶短的對未來繼承人噓寒問暖——沒事摸個肚子唱個胎教歌什么的,也不會對DDP故作關心狀的百般呵護。這幾個月來他依然跟平常一樣,懷著平常心,幾次有驚無險時他也不急不躁,永遠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
他說他的任務就是有求必應,以及把DDP哄開心,保證DDP的情緒穩定。以前每天早上醒來他總是貓在被窩里,把我趕下床去吆喝我去覓食;現在我半夜餓醒,他會睡眼朦朧的說“你躺著,我去給你熱牛奶”。以前讓他幫我搬個東西,我得軟硬兼施、耍無賴撒嬌加厲聲呵斥半天,現在只要說聲“我要穿襪子”,他就乖乖把襪子拿來乖乖給我套到腳丫上。
他每天陪我玩的時間不多,下班回來也要抱著電腦干活兒。不過現在每天晚上和早晨醒來,我們都要互相取笑玩鬧一番,大多是使盡解數爭取把肚皮里的小寶寶納入自己這方的統一戰線,將來家庭民主投票時可以占點優勢。對于幾乎和外界隔絕了聯系并極度缺乏社交的DDP來說,每天這一小會兒的玩笑逗樂兒是多么的重要和幸福啊。
在這場戰役里,我們的副帥軍師同志出的主意不多,對此我也頗有微詞。但他說,你整天研究的已經夠多了,我充分相信你在這事情上的判斷和決策,你負責保證小寶寶安全、開心,我負責保證讓你安全、開心就行了,不可能啥都管嘛。呵呵,聽起來還蠻有道理的。
糧草都督老媽:
行軍打仗,糧草先行。可見后勤補給糧草炊事什么的有多重要。開戰后兩禮拜,我就軟磨硬纏的把老媽招入帳下,擔任糧草都督一職,負責DDP主帥和副帥同志的一日三餐和各種后勤供給。
一開始胃口好的時候還是給啥吃啥,沒幾天就不對了,想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不吐就不錯了。于是實行點餐制,我點啥老媽做啥。再沒幾天點餐制也不行了,一想起吃飯這事兒我就發慌,想起每一個菜我都要吐,干脆全推給老媽了。
她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去樓下公園晃一圈,然后去稍遠的菜場買當天的菜。7點多回來給我們準備早飯。自從老媽來了以后我一周都能吃不同的早飯,算是跟KFC的早點和面包拜拜了。然后老公和老媽一起去上班,老媽一般中午左右回來給我弄點面食什么的。那個階段我只有吃面食還舒服點兒,看到米飯就想哭。晚飯老媽既要保證我和小寶寶的營養,又要保證在外征戰的姑爺吃飽吃好,所以就每天挖空心思換花樣的做,一做就是好幾個菜,幾乎午睡后就一直在廚房忙個不停。
從醫院回來后,我的胃口逐漸好起來了。有一天發現自己居然又想吃肉了,把我樂得呀。這樣老媽做飯也稍微容易些了,目前進入半點餐半自由狀態中。那日突然想吃咸雞,老媽還特地跑到老遠的家樂福去買了回來。感動。
DDP除了一日三餐外,還要吃各種水果、小食、點心。由于保胎行動不便,白天基本是呆在沙發的貴妃靠上渡過的。老媽就在上班前把水果洗好裝好,放在我躺著也能夠得著的地方,內容是兩根黃瓜、一碗櫻桃番茄、一碗綠葡萄,外加一個吐皮兒的小盒子,一塊擦手的濕抹布。這些夠我上午消耗的了。下午午睡醒來,老媽多會準備好綠豆湯、或者南瓜湯、或者紅薯湯,沒有的話就喝碗牛奶泡高纖維麥片充饑,外加3個核桃。晚飯后的水果通常是桃子、橙子或獼猴桃,夜宵是新鮮面包。所有的一切,糧草都督老媽同志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要說辛苦,這糧草官,我看是最辛苦的。
這四個月,老媽和副帥同志讓我充分認識到了什么叫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前一直覺得孕婦都很好吃懶做,現在偶也好吃懶做一回;以前一直覺得孕婦都又胖又丑,現在偶也又胖又丑一回吧。一切都為了保王大計嘛。
小兵老爸:
自從老媽被我擄到我帳下擔任糧草官,老爸就只好獨自擔當起照顧自己和他媽——我的奶奶、也是我們家寶寶的太奶奶的工作了。
老爸上的是夜班,白天可以在家伺候我80多歲的奶奶一日三餐。本來都是我媽伺候他們的,現在估計我奶奶只好跟著他兒子天天吃面了。管不了這么多了,肚子里的兒啊,你看為了你,我們是全家總動員啊,連太奶奶都搭進來了,你可一定要好好長啊,足月出來后再報答大家吧。
由于離得遠,老爸只能充當小兵的角色。但這個小兵很會買東西,經常隔三差五就拎了他在菜場里淘到的上好雞鴨魚肉跑到我這里來,今天弄塊牛肉,明天弄只鴿子什么的。然后因為主帥行動不便,跑腿的事情就都讓小兵干了,去醫院開個藥,街道建個卡什么的,統統歸老爸管。
哎,都60多歲的老頭兒了,真不容易。也難怪,老爸好像是我們家最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寶寶的成員,我住院時看到別的病房的寶寶,老爸都樂得眉開眼笑,恨不得抱過來親兩口。目前家里唯一的自購的寶寶衣服也是老爸在逛街時買的。我們家的其他人,表面都顯得非常非常淡定。不過每個人都在默默出著自己的一份力,就連一向對我冷漠嚴厲的老奶奶,居然也在我生日那天提了紅寶石的生日蛋糕來醫院慰問。要知道我在她膝下長大,20年間她從來沒給我過過生日,今朝算是頭一回,是我,而不是她的其他幾個孫子拿到奶奶送的東西。哎,這大概就叫母憑子貴吧。
援軍朋友:
援軍不用多,關鍵時刻,一兩支足夠。
現代社會中忙碌的職場女們,交際多、應酬多、以為自己朋友多。可一旦停下來,離開崗位,離開圈子,往往會發現那些其實都不是朋友,只是相識的人而已。繁華散盡還留在身邊的,可以稱得上是朋友的,也就那么幾個。
住院臥床那段時間,是最最孤獨無助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恰巧在那個月里去國外出差。但即便這樣,她都隔天必打個國際長途來跟我聊天。要知道在無人陪伴、只能平躺、沒得網上、沒得電視看、沒得書讀的病床上,有個人能通過電話跟你聊聊天,說說外面的世界,那是多大的安慰。
那些日子里還有幾個朋友來看我,都是一聽說我住院了,隔天就拎著水果跑來了。陪著嘻嘻哈哈一聊就是半天,真是感激涕零啊,要不然我還真得患個憂郁癥什么的。
其實這幾個朋友平時聯絡都不多,大家都忙著各自的事業,一年里也就好不容易湊上幾次吃飯的時間。倒是有個平時往來頗多的女朋友,沒事常真真假假的說要來我公司工作,這次接了我短信,就回了一條“那你好好休息啊”,便再無聲息了。
總之啦,對于年齡大于32歲的DDP來說,懷孕是個大工程,大戰役,一個人扛會非常艱辛,所以要盡可能的尋求同盟和支持。要知道,在你想吃肉丸子又不能自己下廚的時候,有小阿姨立馬送來一盒熱騰騰香噴噴的紅燒獅子頭;在你無法起床洗漱的時候,有表妹幫你從網上搜羅來最好的免水洗面奶和洗發劑;在你寂寞無聊的時候有朋友給你講笑話開玩笑,你就會覺得,雖然艱辛,但當個DDP,還是無比幸福的。

關于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



有博友問我,到底要不要生二胎?怕自己應付不過來兩寶,怕身材變形,怕老大的愛被老二奪去。結婚前我在家是個什么都不干的徹底徹尾的懶姑娘(我媽那時候還灰常擔心我這個嬌小姐婚后如何照顧好這個家)到現在一人帶著兩寶也沒問題的超人麻麻,所以不要小看自己身上的能量。我在結婚前就決心要兩個寶寶,記得中國人民大學的校長竭力反對取消獨生子女的政策。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有多少獨生子女的家庭因為孩子的離去而崩潰?試想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是不是不至于太過絕望?無論如何,福安汽車駕訓班愛爾發藝術玻璃動物醫院玉佛山靈骨塔 
雷射溶脂有個兄弟姐妹等著父母老去的時候,他們彼此也有個照應。至于身材問題,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完全可以恢復到產前啊,即使恢復不了又有啥關系。有了老二后,打架是難免的,但是漢堡骨子里非常的喜歡妹妹,每當看著兩娃擁抱在一起的情景,都是特別幸福滿足的,雖然辛苦是雙倍的,但是這種幸福感是乘以萬倍的。我們對漢堡的愛也不會減少一毫,相反老大在享受父母愛的同時,又多了份兄妹親情,我家兩寶也沒有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他們更懂得平等尊重地去愛別人。所以可以生就去生,不想生就別生,不需要太糾結,這樣會讓自己痛苦,我是個頭腦很簡單的麻麻,有些事情想得太復雜只會累了自己不是嗎?  關于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
布丁同志有個特點,每當她調皮搗蛋的時候偶和她爹說了她幾句,她就噗通倒在地上耍賴,然后大哭特哭,是那種沒有眼淚的假哭,然后看到閨女這副梨花帶雨,他爹就得投降去哄她。是不是小女生都系這樣愛撒嬌?他爹是重女輕男的典范,對漢堡要求很嚴格,對布丁則寵溺得不行。我家兩娃都是屬于放養的類型,晚上我在上網,他爹在玩游戲,兩娃自己在我視線范圍內玩。布丁同志很壞,每當哥哥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她就故意要去把影碟機給關掉,哥哥火了,免不了又被打了,然后妹妹哭著跑來向我告狀。

孕婦公車臨產卻被攆下車


下午我在一論壇看見帖子“孕婦在溫州公交車上臨產被攆下車路邊產女”點開一看,我又震驚了,無法想象,這些人的同情心當時去了哪里?:
一個農民工的妻子快要生產了,他帶著妻子乘座公車想去醫院,卻被司機和售票員嫌棄,聲稱“太臟了,讓他們換車”!無奈,農民工只能帶著妻子走下車。妻子躺在地上,農民工想打車卻沒一個司機停下。最后孕婦躺在地上生了孩子。女嬰生在路上,身上滾滿了泥巴……看見這里,我心里憋屈的難受極了,大千碎紙機宏昌石材和群原廠碳粉匣和群印表機維修本來就只有20多分鐘的路程,如果公車司機當時在開快點,不在乎臟不臟的問題上糾結,或許還能平安的把產婦送到醫院。我無法想像的到這些人當時的心理,什么時候“救人一命勝過七級浮屠”只簡單的成為了一種奢望?
一個“不讓座”的帖子在網上又引發了爭議:公交車上,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睡熟的孩子,她沒有座位,只得坐在車里的空地上,背后是白色的垃圾桶。她一手緊緊抱住孩子,一手抓住旁邊的欄桿,旁邊座位上的兩名年輕人,將頭扭向旁邊,像在刻意避開這對母子……隨即此帖引發網友熱議。
透過這個事實,讓我們看清了什么?素質問題?還是道德?當然,沒有人規定一定要讓座,或許這只是一個個人行為問題。試想,當我們工作了一天,卻仍然要去跟著擠公車。好不容易有了個座位,可這時來了一個老人。這時的我們,肯定在為讓不讓座糾結著。
我曾在公車上見過一個老人,上了車后,就站在一個年輕人身邊等著別人給讓座。可是半天后仍沒人理她,此時的她竟破口大罵。這究竟是誰的素質出了問題?先不去評論年輕人是因為什么原因不讓座的情況,單說老人的態度問題,難道誰規定了一定要給你讓座嗎?或是,別人給你讓座就是應該的?不給讓就要破口大罵嗎?
當然,這并不代表大多人,只不過想說,人人心中都多一分理解與包容,那么這些“讓座門”何苦還會吵的沸沸揚揚。
我記得有人這樣說過:一個農民工,憑什么我要給他讓座?聽著,這個人不讓座并不是因為什么了不起的理由,而只是講出了他不給人讓座的理由是因為那只是一個農民工。這話讓人聽了多少憤憤不平,難道做好事,讓個座也要分貧富嗎?做好事不留名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或許很多人還是不明白,做好事不是為了讓別人稱贊或給予物質獎勵,難道你是圖別人好處才去做的好事嗎?我們只不過圖個良心上能過的去,這只不過是一個舉手之勞,何必也要對陌生人心存算計?

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不恰當延遲滿足教育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有較強的自制力,這不僅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也是想培養出孩子具有較強的社會競爭力、較高的工作和學習效率,以及較強自信心,能更好地應付未來進入社會后的挫折、壓力和困難。而想讓孩子有較強的自制能力,進行延遲滿足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但是,許多父母以為延遲了孩子滿足,就是延遲滿足,這是不正確的理解。你想,本應該屬于你的利益,被“強權”除蟑螂力鵬倉儲設備銷售貨架, 音響專賣店主要經wharfedale音響台北廚具可利亞吃到飽餐廳故意延遲獲得,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如果沒有更大的好處,孩子為什么要延遲“享受”的時間?為了更好地說明如何進行延遲滿足訓練,我井中月舉一些父母在生活中經常犯得錯誤,通過點評讓大家明白應該怎么做。
【錯誤一】
場景:孩子要吃零食,在保證孩子三餐吃飽的前提下,爸媽不要一概接受或拒絕孩子,可讓孩子完成一個“任務”后,再吃零食。“任務”可以是等待,也可以是學一個小本領,或者是聽媽媽講一個故事,只要是能夠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延遲”方式都是可取的。
解答:孩子吃零食問題,核心是一個界線問題。只要求了孩子的延遲,但延遲后的好處沒有增加。當孩子認知達到一定程度,會明白這就是“借故拖延”。這也是在兒童教育中,許多家長喜歡采取的方法,這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利用自己的權利去強制要求孩子等待,使孩子本應得到的“好處”,被人為的延遲。其后果,還會導致孩子學會各種理由來“磨蹭”。
如果你此時不希望孩子吃零食,只是簡單地“溫和而堅持”拒絕。當然,家長需要注意,如果以往都給了,現在不給一定要給孩子充分的理由,免得孩子以為你是“故意”的。讓孩子知道,什么情況下是他們的權益,什么是他們應該遵守的界線,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大家知道的是,上例如果變成“等10分鐘吃,我會獎勵一個故事”,就成為典型的延遲滿足。
【錯誤二】
場景:孩子想買一個新玩具,父母建議等到節日,或孩子生日時再買給他。
解答:這是一個虛假的“延遲滿足”,純粹是時間上延遲,只是父母為了拖延時間而采取的策略。同時,這也是一個界線的問題。如果孩子的要求正當,就應該及時滿足,若是不正當的要求,父母可以“溫和而堅持”拒絕。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要求孩子完成一些“任務”,才能得到玩具,這就是標準的延遲滿足,是經典的禮物延遲范式。
【錯誤三】
場景:和孩子做游戲的時候,不要讓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也可以運用“延遲滿足”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時,在和孩子一起玩競賽游戲的時候,不要每次都讓孩子贏,讓他先輸再贏的方法也能讓孩子獲得延遲滿足。
解答:對于前者,這也是一個虛假的“延遲滿足”,只要求了孩子的延遲,但延遲后的好處沒有增加。當你決定于孩子進行游戲的時候,如果你想孩子充滿快樂,同時也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需要把自己當成孩子,讓孩子主動游戲,家長只是在“暗中”引導。你的故意“拖沓”,孩子會認識到你不專心、應付,在孩子易變的性情下,孩子會對游戲和你,失去應有的興趣。
對于后者,其實是一種挫折教育,但和延遲滿足沒有關系,即沒有延遲,也沒有增加對應的好處。但是這樣做,其做法是對的,是很好的一種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當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或進行比賽時,確實就不會經受不起挫折或因失敗而失去信心了。
【錯誤四】
場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常常會碰到不會做,或一下子學不會的時候。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立即幫助孩子,也切忌直接把解決方法告訴孩子,父母可以讓孩子延遲滿足。
解答:這也是虛假的“延遲滿足”,大家不能對“困難”也進行延遲滿足的,這樣做會適得其反。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難而求助時,別人讓你等待,你是什么滋味?所以,不立刻幫助孩子,是錯誤的,但不把解決方法直接告訴孩子卻是正確的。但這需要你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能不能給孩子講清楚原因,分析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這樣,在孩子的自主的努力下,就能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孩子真心快樂是教育根本


大家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快樂?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能真正回答的朋友,并不是很多的。現在的兒童教育,對孩子的“約束”過多,什么都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你想,一個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他們會快樂嗎?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快樂,其教育一定是失敗的,孩子只是迫于家長的“淫威”,被迫屈從而已。
關于給孩子立界線,這是非常正確的。讓孩子從小有一個良好的規矩,也是兒童教育中重要的內容。這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家樂除蟲公司高雄美食就到 台北歐化廚具高雄謝師宴就來
除蟑螂“為人”教育,也牽涉到孩子的模仿和學習,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的教育,一定是要“活的”教育,教育的難點也是在此的,這也是為什么對兒童教育,不能完全規范化的重要原因。
可是,想要讓孩子有界線,就需要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灌輸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對同一個“界線”而言,環境變了,條件變了,時間變了,事情變了,父母的要求就需要做對應的調整。如果你不知道變化,就是一種死教條。界線是為孩子教育服務的,但教育不是為界線服務的。
我假設一個場景,大家仔細看看有何區別,同時,也注意一下這三個媽媽的處理方法是否正確?
場景:幾個孩子到你家玩,孩子們在玩做飯的游戲,玩的是不亦樂乎。最后他們拿玩具做了一個大蛋糕,興奮地唱著“生日快樂歌”,給玩具娃娃過生日。場面上,家里已經是亂的一塌糊涂,連一些生活用品都參與進來。這時你剛回家,你的孩子熱情地邀請你來“蛋糕”前做客。對你而言,是平時是比較愛整潔,且要求孩子也是這樣的。
媽媽1:當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亂的物品時,馬上皺起眉頭,要求孩子先整理得干凈點。
媽媽2:當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亂的物品時,馬上皺起眉頭,要求孩子玩過以后,一定要整理得干凈點。
媽媽3:當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亂的物品時,什么話也沒有說,高興地參與孩子的游戲。但孩子結束游戲后,提醒孩子收拾整理。
從媽媽的角度來看,要求孩子做的一樣,孩子最后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但從兒童教育上講,上面3個媽媽的做法卻千差萬別。有朋友能看出其中的差異嗎?也許有朋友說了,既然最后的效果一樣,那不是也達到了教育目的,何必再去想這其中的差異?當然,如果你認為兒童教育只是追求孩子學習的“結果”,我也無話可說了。
認為上面三個媽媽的做法,差別不大的朋友,基本上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總是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孩子的問題,只強調結果,而忽視教育的過程。按照我井中月的個人意見,第三個媽媽做的最好,其他兩個媽媽的做法都有問題,雖然第二個媽媽稍微好一點。其根本的差異,是看面對類似的孩子問題,媽媽的視角從什么地方看。
好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孩子都是什么感受:
孩子1:聽到你的指責,孩子們的笑容僵硬在臉上,他們慌慌張張地撿起地上的物品,剛才興致勃勃、熱鬧的場面,煙消云散了。也許,游戲就到處結束了。
孩子2:聽到你的指責,孩子們的笑容僵硬在臉上,雖然游戲還會繼續,但孩子們游戲的積極性明顯不如剛才,只剩下了機械地玩,還不時用眼神瞟向你,不知你還會指責什么。
孩子3:孩子的游戲得以繼續,他們會興奮、歡樂、熱鬧。但游戲結束后,由于你的參與和提醒,孩子會樂意整理。
所以,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三個媽媽的區別之大,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這樣約束孩子是錯誤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說一下許多朋友都喜歡看的NBA,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NBA的執法中,裁判對一些“微小”的犯規和違例,是可以不吹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比賽的流暢和欣賞性。既然NBA都容忍一些事情,那作為父母的,也是在一些時候可以通融的。
當我們執行約定的孩子界線時,是有必要考慮“適時”的。比如上面的場景,當孩子興奮地玩游戲的時候,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的興趣和快樂,而不要先想孩子的“違例”。但家長僅從行為習慣要求上,進行直接的評價,就會剝奪了孩子幼兒自主決定的游戲“主體性”,影響了他們那富有創意性的活動,打擊積極性,從而會導致游戲中斷。也許孩子可能“服從”你的要求,并不一定會哭鬧,但一定是不快樂了!
反過來,若你在孩子游戲結束后,要求孩子收拾和整理,既保證了孩子在游戲中快樂,也是合理的要求,而孩子也愿意真心實意的服從。這就體現了不同的教育,其效果的巨大差異性。活教育的一個根本前提,就是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過分強調孩子的教育規則,會使孩子產生對抗和不快樂。對于這點,我想每個成人都知道,快樂執行和被迫執行,對你心情的和對工作效率的影響。
當然,當我們執行約定的孩子界線時,是有必要考慮“適度”的。還是上面的場景,如果雜亂的物品已經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行走,此時家長就有必要提出“界線”了,如要求孩子收拾一部分玩具或生活用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采取更多的命令口吻,應該與孩子進行適度的協商,如說“這些東西已經離家時間太長了,已經想家了,我們先讓它回家?”、“這個東西被你踩了,它好痛呀”這類的話,孩子會非常愿意接受的。
從我井中月上面的事例描述,希望對大家能有所提醒。當我們的孩子處于不快樂的情境下,任何的教育都是有很大的阻力,這也等于是事倍功半。這點對于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的,比如你高興的時候,就非常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而你不高興的時候,你會認為所有人都在和你作對。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不讓我們的孩子,先真心地快樂起來?

讓孩子真心快樂是教育根本


大家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快樂?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能真正回答的朋友,并不是很多的。現在的兒童教育,對孩子的“約束”過多,什么都按照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你想,一個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他們會快樂嗎?如果一個孩子不能快樂,其教育一定是失敗的,孩子只是迫于家長的“淫威”,被迫屈從而已。
關于給孩子立界線,這是非常正確的。讓孩子從小有一個良好的規矩,也是兒童教育中重要的內容。這不僅關系到孩子的“為人”教育,也牽涉到孩子的模仿和學習,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積極性。玉佛山靈骨塔 雷射溶脂高潔高壓清洗機綠鄰系統櫃三統綠豆糕對孩子的教育,一定是要“活的”教育,教育的難點也是在此的,這也是為什么對兒童教育,不能完全規范化的重要原因。
可是,想要讓孩子有界線,就需要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灌輸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對同一個“界線”而言,環境變了,條件變了,時間變了,事情變了,父母的要求就需要做對應的調整。如果你不知道變化,就是一種死教條。界線是為孩子教育服務的,但教育不是為界線服務的。
我假設一個場景,大家仔細看看有何區別,同時,也注意一下這三個媽媽的處理方法是否正確?
場景:幾個孩子到你家玩,孩子們在玩做飯的游戲,玩的是不亦樂乎。最后他們拿玩具做了一個大蛋糕,興奮地唱著“生日快樂歌”,給玩具娃娃過生日。場面上,家里已經是亂的一塌糊涂,連一些生活用品都參與進來。這時你剛回家,你的孩子熱情地邀請你來“蛋糕”前做客。對你而言,是平時是比較愛整潔,且要求孩子也是這樣的。
媽媽1:當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亂的物品時,馬上皺起眉頭,要求孩子先整理得干凈點。
媽媽2:當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亂的物品時,馬上皺起眉頭,要求孩子玩過以后,一定要整理得干凈點。
媽媽3:當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亂的物品時,什么話也沒有說,高興地參與孩子的游戲。但孩子結束游戲后,提醒孩子收拾整理。
從媽媽的角度來看,要求孩子做的一樣,孩子最后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但從兒童教育上講,上面3個媽媽的做法卻千差萬別。有朋友能看出其中的差異嗎?也許有朋友說了,既然最后的效果一樣,那不是也達到了教育目的,何必再去想這其中的差異?當然,如果你認為兒童教育只是追求孩子學習的“結果”,我也無話可說了。
認為上面三個媽媽的做法,差別不大的朋友,基本上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總是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孩子的問題,只強調結果,而忽視教育的過程。按照我井中月的個人意見,第三個媽媽做的最好,其他兩個媽媽的做法都有問題,雖然第二個媽媽稍微好一點。其根本的差異,是看面對類似的孩子問題,媽媽的視角從什么地方看。
好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孩子都是什么感受:
孩子1:聽到你的指責,孩子們的笑容僵硬在臉上,他們慌慌張張地撿起地上的物品,剛才興致勃勃、熱鬧的場面,煙消云散了。也許,游戲就到處結束了。
孩子2:聽到你的指責,孩子們的笑容僵硬在臉上,雖然游戲還會繼續,但孩子們游戲的積極性明顯不如剛才,只剩下了機械地玩,還不時用眼神瞟向你,不知你還會指責什么。
孩子3:孩子的游戲得以繼續,他們會興奮、歡樂、熱鬧。但游戲結束后,由于你的參與和提醒,孩子會樂意整理。
所以,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三個媽媽的區別之大,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這樣約束孩子是錯誤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說一下許多朋友都喜歡看的NBA,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NBA的執法中,裁判對一些“微小”的犯規和違例,是可以不吹的,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比賽的流暢和欣賞性。既然NBA都容忍一些事情,那作為父母的,也是在一些時候可以通融的。

艾斯苔爾柳漾李一慢談選童書


八月六日是我們故事媽媽爸爸團隊在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親子讀書會一周年,要不是館長這么說,還真沒注意到。2010年的8月7日,在圖書館第一次講讀了張又然的豐子愷圖畫書獎的入圍作品--《再見小樹林》,而一年后的又在欣賞豐子愷第二屆圖畫書獎的入圍書,而事前都沒有注意到這些,真得是好巧啊。
堅持了一年親子讀書會的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邀請了部分故事媽媽做了總結,潘館長的總結中,介紹了一年來的親子讀書會的成績。豐子愷圖畫書獎組委會還與故事媽媽們分享了入圍作品中的十部圖畫書。同時,輸送機,玖裕太陽能熱水器紘麗影印機提供影印機租賃服務新佳源養護中心愛爾發藝術玻璃也是由西城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主辦,愛閱團、美好時光、美味書齋等多家民間童書機構協辦的的故事媽媽研習營開講。
我事先知道了艾斯苔爾和柳漾分頭寫的大綱,還有我自己的大綱:簡直是天衣無縫的一堂課,都從自己關注點談到了好童書的標準,但是又沒有重復。當然,選擇推薦的好書可能會有重疊。這個主題我看以后可以多談談。
然后就是童書界的多棲人物艾斯苔爾的主題演講:我關注的三種童書。我是這樣介紹的:艾斯苔爾,當編輯,搞創作,弄虛擬小書房,辦公益童書館。現在忙著兩件事,一個是她的孩子,一個是她的毛毛蟲系列童書。
艾斯苔爾的大綱:
有個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他第一眼看到的東西,他就成了它,那東西在后來的某一天、某幾年或歲月流轉中,又成了他的一部分。
早先見到的丁香花成了這孩子的一部分,還有羊、紅紅白白的牽牛花,紅紅白白的三葉草,還有那鹟鳥的歌聲,還有那三月的羔羊、粉紅的豬仔、驢崽和牛犢都變成了他。
—— 沃爾特.惠特曼1. 傳統文化挑選具有傳統文化美感的書籍,滋養孩子的心靈。
童謠,兒童詩歌(八月六日正好是七夕,毛毛蟲叢書里就有一輯專門介紹了我國的八大傳統節日的繪本。其中有一本就是七夕節。)2. 多元文化讓孩子盡可能的多接觸到多元的文化,雜食最強壯。
《野馬之歌》等3. 兒童哲學類充滿人文思考的圖畫書,是讓孩子認識人生最好的路徑。
《有色人種》等艾斯苔爾講完后,新一代的童書編輯代表柳漾同學從編輯的角度跟大家聊“好童書的內在是怎樣”。還是先介紹下柳漾吧,柳漾至今單身,因為他只愛童書。因為喜歡就做起了童書編輯,從武漢到北京;因為喜歡就做了童書評論者,從微博到商報;因為喜歡就做了童書翻譯者,從繪本到小說。他的演講大綱是:
1、從兒童角度出發創作的繪本---包括兒童生活經驗、符合兒童心理等例《野獸出沒的地方》、《晚安,貓頭鷹》、《看,線條怎么說話》
2、關照親子關系的繪本例《莎莉,洗好澡了沒?》、《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3、提高兒童藝術素養的繪本---一般人認為孩子看不了的繪本例《先左腳,在右腳》、《書中書》
柳漾講完了,最后該我登場了,自我介紹下我是西城少兒館故事爸爸、愛閱團發起人李一慢。我從實用的角度講六點如何選書---選好童書的六大捷徑。大綱如下:
1、信得過的出版社:
正好中圖原版書拋售,可以用來舉例。我搶的原版書,基本上是蘭登書屋、學士、企鵝、柯林斯等出版社的書。除了社名外,國外童書都被大集團兼并了,我們可以從童書的logo來辨別。
中文書里面,就繪本而言,大家基本認同信誼、啟發、蒲蒲蘭、新經典、蒲公英等做的好繪本很多,耕林、接力、21世紀、海豚傳媒等也有不少好繪本。這些社選的童書基本上是又一定水準的,其他的社要挑一挑。
2、喜愛的作家:
公認的大師、自己喜歡的大師、名家的作品正在超越滿足兒女的閱讀需求,有時就是為了自己的喜愛而購買。
比如,安東尼?布朗、大衛?香農、伊芙邦廷、范奧爾斯伯格、約克?米勒、恭喜大爺、蘿卜硬盤、約翰?伯寧罕、瑪格麗特?懷斯?布朗、弗吉利亞?李?伯頓、大衛?威斯納、凱文?漢克斯、李歐?利奧尼、羅伯特?麥克洛斯基、湯米狄波拉等名家的繪本,正在努力的購買和欣賞中,我想其中大多數的繪本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吧。
3、靠譜的編輯和譯者:
可能在國內外繪本編輯出版有一些不同,國內的引進版的暢銷,很多編輯與創作者的溝通會少很多。要出現超級棒的編輯難度大,不過就我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編輯認知來看,比如敖德老師就是個很棒的童書編輯吧,再比如推出我們家最喜愛的童書之一的“斯凱瑞”系列的蒲公英的超級大編輯顏小鸝,有人文情懷、有審美意識、有兒童教育體驗,當然還要有文字的天生的敏感。還有,最近攜和英品牌進入大陸的周逸芬老師。年輕些的在座的艾斯苔爾就很厲害,柳漾同學還在路上。
譯者也很重要,我舉個例子,當年的米菲系列,那個翻譯亂得不行,后來請了阿甲老師給順的,就暢快很多。國內童書翻譯我覺得很厲害的比如任溶溶前輩,比如臺灣的一票人馬--余治瑩、劉青彥、方素珍、林良等,日語的彭懿、唐亞明,德語的王星,當然還有很多一時半會沒列出來的,都是比較靠譜的翻譯。哎,在座的艾斯苔爾也很厲害,我看過她翻譯的少年小說,柳漾也在路上。
4、知名的大獎安徒生獎,凱迪克,紐伯瑞,格林納威,蘇斯獎,羅德達爾獎,豐子愷獎,桂冠作家等。
5、不忽悠的口碑:
評論這事沒法評論。我是幾年前聽阿甲老師王林老師還有彭懿、林文寶等先生們的閱讀推廣培訓和薦書,逐漸建立了自己的童書選擇標準的,老師們那么多的專業知識、實際應用、課題研究,他們的誠意推薦應該都是對路的。
讓人頭疼的是,也有些應景式的、應付差事的點評和推薦,倒是要小心。有些個地方的評論顯然是有水分的,現在的媽媽們也都知道這事哈。
6、自己:
相信自己的判斷,推薦只是參考。誠然,好書千千萬,子女就一人。有些情況下,親子閱讀就是父母和兒女的貼身貼心運動,我們要讀什么書,孩子要讀什么書,咱們知道,專家不知道。
三個不同的角度介紹完畢后,豐子愷獎組委會千里迢迢運來的十本入圍圖畫書發給大家,仔細品讀起來。然后就是跟大家一一分享,看看里面有哪些因素符合好圖畫書的標準。

手機放哪里不影響生育?


手機放哪里不影響生育?
手機輻射的危害,盡管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依然離不開手機。那么,手機應該放在什么地方,手機放哪才不會影響生育;才會把它對人們的傷害,降到最小呢?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而手機帶來的相關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手機的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手機用戶最關心的問題。
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綠鄰系統櫃 三統綠豆糕 華豐防盜窗昶成組合屋佳廉展場設計一般來說,手機待機時輻射較小,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輻射量是待機時的3倍左右。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手機別放枕頭邊據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的趙玉峰教授介紹,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性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等癥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
因此,人們在接電話時最好先把手機拿到離身體較遠的距離接通,然后再放到耳邊通話。此外,盡量不要用手機聊天,睡覺時也注意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頭邊。
莫把手機掛胸前許多女孩子喜歡把手機掛在胸前,但是研究表明,手機掛在胸前,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即使在輻射較小的待機狀態下,手機周圍的電磁波輻射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心臟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機掛在胸前。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導致女性月經失調。另外,電磁波輻射還會影響正常的細胞代謝,造成體內鉀、鈣、鈉等金屬離子紊亂。
手機中一般裝有屏蔽設備,可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含鋁、鉛等重金屬的屏蔽設備防護效果較好。但女性為了美觀,往往會選擇小巧的手機,這種手機的防護功能有可能不夠完善,因此,在還沒有出現既小巧、防護功能又強的手機之前,女性朋友最好不要把手機掛在胸前。
掛在腰部影響生育據了解,經常攜帶和使用手機的男性的精子數目可減少多達30%。有醫學專家指出,手機若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發信號時產生的電磁波將輻射到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英國的實驗報告指出,老鼠被手機微波輻射5分鐘,就會產生dna病變;人類的精、卵子長時間受到手機微波輻射,也有可能產生DNA病變。
專家建議手機使用者盡量讓手機遠離腰、腹部,不要將手機掛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有些男性把手機塞在褲子口袋內,這對精子威脅最大,因為褲子的口袋就在睪丸旁邊。當使用者在辦公室、家中或車上時,最好把手機擺在一邊。外出時可以把手機放在皮包里,這樣離身體較遠。使用耳機來接聽手機也能有效減少手機輻射的影響。

百問不厭的問題——再談補D、補鈣的問題


百問不厭的問題——再談補D、補鈣的問題
1、寶寶為什么會缺乏維生素D?
寶寶缺乏維生素D的主要常見原因有:
(1)陽光照射不足:北方孩子的維生素D缺乏率遠遠高于南方的孩子,就是因為南方氣候比較溫和,冬天也可以出門曬太陽。北方的孩子就沒有這個條件,寶寶幾乎有半年的時間都是不出門的,陽光照射不充分就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
(2)攝入不足:很多家長都沒有除白蟻 可利亞燒肉 玖裕太陽能熱水器 佳廉展場設計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的意識,特別是農村家庭,城市家庭大部分都知道要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不知道。
(3)多胎、早產、低體重:有一些寶寶因為先天發育不良,比如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三胞胎等等,他們生下來體內的維生素D就比較少。
(4)胃腸、肝膽、腎臟疾病:維生素D不是簡單地吃進1粒就能馬上在體內轉化,需要通過胃腸道的吸收、肝膽的合成、腎臟的代謝,如果這些器官組織功能有問題,就會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
(5)食物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適宜:維生素D的吸收要求體內有合適的鈣磷比例,如果鈣和磷都吃得很多,但比例不合適,或者兩者都食用量不足,都不利于鈣的吸收和骨骼的成長發育。
(6)食用過多谷類食物:谷類食物含有草酸會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和維生素D的合成。
(7)孕婦主食單一,戶外活動少:有一部分寶寶維生素D缺乏是因為媽媽在孕期缺乏鈣和維生素D。
2、維生素D缺乏有什么信號?
多汗:這種出汗多和溫度沒有關系,天不熱的時候寶寶也會出汗,特別是頭部出汗比較多。
哭鬧、夜驚:寶寶晚上睡覺不安穩,哭鬧、夜驚,醒了之后很難哄入睡。
出牙晚、參差不齊:出牙晚,牙齒出來后也參差不齊、容易松動,牙質比較脆,比較容易過早地掉牙。
精神煩躁:缺乏維生素D的孩子精神不是很好,煩躁,對什么也不感興趣,不活潑。
厭食、偏食:長期維生素D缺乏,也會造成孩子的厭食、偏食、食欲不振。
前囟閉合延遲:從骨骼發育來看,缺乏維生素D的寶寶前囟閉合比較晚。一般的寶寶1歲以后前囟開始縮小,1歲半以后就完全閉合了,如果寶寶1歲半、2歲前囟還沒有閉合,就要考慮是否缺乏維生素D。
方顱:方顱就是寶寶顱骨有突出的情況,用手摸感覺是方的。
肋緣外翻:寶寶肋緣外翻,肋骨和肋骨之間增生出像串珠一樣的東西(串珠肋),這都是非常典型的佝僂病的特點。
肌肉肌腱松弛、腹膨大:有些寶寶肌肉肌腱比較松弛,腹部比較大,像個小青蛙,甚至有些小的孩子坐起來腰背不直。
X型腿、O型腿:佝僂病晚期的孩子,到1歲以后,因為骨質軟化,過早走路,造成小腿不能支撐,發生下肢的彎曲,造成了X型腿或O型腿,而且容易發生骨折,

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德西效應——別讓孩子的動機變味

  曾在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
  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百聿光碟從事藍光DVD燒錄服務 點餐系統 百聿空白片印刷,
美學院精通雙眼皮手術,美的假髮配戴  徐永康玻尿酸,雷射溶脂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讓學生在實驗室里解答一組有趣味縣且需要動腦筋的智力題。德西把被試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和控制組,并讓兩組學生在不同的實驗室進行實驗。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目后沒有任何獎勵。
  實驗觀察發現,在休息的時間里,控制組的學生繼續解題的人數明顯多于實驗組,時間越長,這種反差就越明顯。
  實驗結果,德西得出這樣的結論:當孩子對活動充滿興趣時,給他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在家庭教育中也時有顯現。許多父母都會感嘆,孩子在學習方面好像不是為他自己學習,更像是為父母在學習。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什么呢?追求一下,根源就在于父母的許多做法使孩子的學習動機變了味。比如,有些父母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孩子考了好成績就用物質和金錢來獎勵,孩子成績不好時則用打罵及懲罰的方式試圖來使孩子提高成績。結果,孩子在學習中感覺不到樂趣,學習的動機自然就沒有了。最終,孩子的學習動機似乎就只為了得到父母的夸獎和物質獎勵。那么,父母應該怎樣來避免德西效應呢?
  建議一:不要過多用獎勵的辦法來激勵孩子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試得第一,我就獎勵你100元!”“要是你能考95分以上,就獎勵你吃一次肯德基!”等等。父母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恰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一點點地消減了。
  孩子的學習本來是為他自己而學,漸漸地,孩子覺得他的學習是為了父母而學,而他自己呢,是為了得到獎勵才學習。就這樣,孩子學習的動機變了,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就變了。
  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獲學習的樂趣。如果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么,孩子的學習動機就是正確的,孩子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去學習。
  建議二:不要過度用物質去補償孩子的情感需要許多父母因為工作比較忙,把孩子寄托在學校或者寄養在孩子的爺爺奶奶家里,當父母回到家中,往往會產生對不起孩子的心理,從而不斷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以補償自己教育孩子上的失職。
  殊不知,正是這種補償心理,使許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理性在剎那間花為烏有。父母們就會陷入矛盾的心理中,是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還是對孩子說不,讓孩子認為父母是個不稱職的人?
  許多父母正是因為自己缺少時間與孩子在一起,誤認為自己對孩子來說是失職的。事實上,失職與否并不取決于是不是經常跟孩子在一起,而是取決于父母怎樣去教育孩子,盡管父母很少在孩子身邊,還是有許多途徑可以來教育孩子。比如寫信、打電話、為孩子購買優秀的圖書、回家后的談心、一起游戲等等。真正應該“補償”給孩子的其實是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質需要及生活上的包辦。
  建議三:激發孩子內在的動力去獲得成功一個孩子怎樣才能獲得成功?是依靠外部的獎勵還是內在的動力?結論當然是后者。外部的獎勵僅僅起個催化劑的作用,只有孩子的內在動力被激發出來時,他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向著一個目標去做。
  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他在全美選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寫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其中有兩封信讓這位心理學家很震撼。一封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的一位服刑犯人,巧的是,他們寫的是同一件事情: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這樣寫道: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間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子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我要那個最大最紅的,這時,弟弟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于是,我靈機一動,說道:“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遞給了我,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個大蘋果獎勵給你。”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而弟弟只好氣呼呼地拿了個小蘋果。
  從此,我學會了說謊,而每一次說謊,我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后來,我又學會了打架、偷盜,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總是不擇手段。終于有一次,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人士是這樣寫的: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間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我各弟弟們都爭著要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媽媽笑瞇瞇地拿著這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得到它。現在,讓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
  于是,我們幾個都到草坪上去修剪,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我的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想得到最好的,必須努力爭第一。在我們家里,你要想得到什么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也是我現在成功的原因。
  孩子想要獲得東西的內在動力應該是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偽裝自己。同樣要獲得大蘋果,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使孩子的價值觀也因此而不同。可見,在引導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要避免總是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教育孩子,這樣做會使孩子迷失方向,感受不到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的成功體驗。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努力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目標,這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產生樂趣,不會計較父母是否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莫讓人生憂患識字始

  莫讓人生憂患識字始真實情景再現:三歲多的寶寶讓媽媽給念故事書,這個故事已經講過五六遍了,媽媽堅持先讓寶寶認讀封面上故事的名字和數字,寶寶總是記不住,認不對,媽媽就生氣說不講故事了,也不愿意讓寶寶抱,于是寶寶大哭說:“媽媽我認,你給我講嘛,你不給我講我會很難過的。” “媽媽我改,你別生氣,你生氣我會很傷心的。” 寶寶的“悲情”讓媽媽心軟了,自嘲說:罷了罷了,蘇軾老早不就說過了嘛,“人生憂患識字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不認識就不認識吧!
  的確,現在許多年輕媽媽對教寶寶識字都非常重視,寶寶喜歡不喜歡認字,識字量的多少,愛不愛看書,都會牽動媽媽的心,美學院自體脂肪 徐永康眼袋手術,微晶瓷手術 酷碧變頻冷氣空調 大金冷氣 禾聯冷氣有的媽媽甚至在寶寶才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認字了。“人生憂患識字始”這句話成了這些媽媽焦慮心態的現實寫照,這種心態表現在教養行為上,自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媽媽對寶寶的期望和要求,影響親子之間的互動模式,進而可能會影響親子感情和寶寶的閱讀興趣。就像文章開頭寶寶表現出來的那樣,一開始媽媽關注的不是寶寶對閱讀故事的興趣,而是寶寶對識字的不感興趣,于是媽媽才會生氣。媽媽的生氣和拒絕是寶寶最大的恐懼和不安,如果他為了討好媽媽,避免媽媽在情感上、能力上對自己的否定,不得不強迫自己去記住那幾個字,卻并沒有從識字活動本身得到快樂,還增加了對閱讀的恐懼和對失去媽媽疼愛的恐懼,是不是很得不償失呢?如果寶寶理解了故事中他所關心的問題和人物,豐富了他的內心世界的美好情感,享受親子共讀的過程,他就會逐漸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遠比強迫寶寶靠機械記憶多認幾個字的收獲要大得多了。
  自古以來,識字便是中國傳統兒童啟蒙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著名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傳承了幾百上千年的蒙學識字課本。蒙學一詞源于《易經·蒙卦》:“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用來解釋教育的啟蒙作用,意思是說,萬事萬物初始階段是成長發展的大好時機,不要去強求孩子,而是當孩子主動求知時,這才是教育啟蒙的良機。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教育智慧。
  現實中,一方面有些年輕父母對早期教育的真正意義并沒有完全理解,過于看重識字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這顯然是受到許多宣傳嬰兒早期識字與智力開發的早教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許多媽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對“學習”的理解片面而狹窄,以為認字、算術、背唐詩、學英文才是學習,才是早教,因為幼升小時如果想擇校,就需要和其他寶寶競爭,競爭的內容就是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在當代教育大環境的影響下,為了證明自己的寶寶足夠聰明,為了讓寶寶不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在教寶寶識字時就難免產生急功近利的攀比心理,寶寶識字的早晚多少也就成了讓人擔心的問題,希望寶寶識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其實并沒有可靠的研究證明,2歲開始識字和6歲開始識字的孩子,在8歲時閱讀能力會有顯著而普遍的差異。中國傳統識字教育一般都是從4-6歲開始,這是符合兒童身心發展普遍規律的。當然,孩子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無論是2歲還是6歲,只要孩子對文字和閱讀產生了興趣,就可以隨時因勢利導,滿足他的求知欲,引導他愛上閱讀,而不要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強迫他識字閱讀,否則效果只能適得其反。其實,識字就是為了讀書,讀書是為了明理求知,明理求知是為了更好地為人做事,如果父母能夠堅守這樣的信念,立足長遠,那么對寶寶的識字教育就不會那么急于求成了。
  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最重要的早教內容基并非認知的教育,而是寶寶的情感教育與社會性培養,這是影響寶寶一生幸福的人格基礎。許多研究表明,嬰幼兒都有與生俱來的巨大學習潛能,早期識字閱讀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這并不等于可以強迫進行或過度開發,我認為只有因勢利導,隨緣施教,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0-6歲兒童的學習是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發生的,書本學習只是他們學習內容中的很小一部分,父母一方面要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欲,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要關注和保護寶寶多方面興趣,另一方面也要對識字等認知教育抱順其自然的心態,不強求,不著急,采用一些寶寶喜聞樂見的方法,在游戲中、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目的是讓寶寶與文字和書本建立感情,調動和保護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而不是相反,時機一旦成熟,進步是自然而然的。
  建議媽媽們不妨在教寶寶識字之前,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我到底為什么要教寶寶識字?我會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寶寶的識字興趣和能力?我又該用什么方法來教寶寶識字呢?認真思考有了明確答案之后再來教寶寶心里就會踏實多了。我相信,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生活充滿熱愛,對親人充滿感情的孩子,才會擁有堅實的人生根基,基于這個目的教孩子識字閱讀,才可能讓孩子的人生少一些憂患。識字如此,早教的其他內容也大抵如此。

我們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我們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聽陳安之演講有感昨天中午,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我有幸親臨首位世界華人成功學演講家陳安之老師的演講會現場,目睹陳老師激情演講的風采。
  下午2點20左右,一位西裝革履、身材單薄、長有典型南方人面孔的男士激情登臺,這只是主持人而已。這位主持人一上臺,對上午的演講做了簡單回顧后,就帶領全場聽眾跟著節奏感很強的音樂拍手跳舞oa屏風,電腦椅 吉大銪 主管桌 點軟為您提供pos系統,收銀機系統,點餐系統 Sound proof door 品築辦公桌,會議桌(他們上午已經過兩位老師的演講洗腦,場內控制比較好做了)。頓時,全場熱情高漲,激情的音樂,激情的拍手,激情的舞姿,激情在每一個人身上迸發出來。
  2點40左右,主持人引導一位女士——楊老師上臺,楊老師自稱是陳安之老師最近所收的一名弟子,跟隨陳老師學習演講,在學習了一個后,最近短短三個月內,已經在全國各地進行了上百場演講。當然,這位楊老師,雖然身為女性,但激情絕對不亞于剛才的男主持人,她用最激情澎湃,最具有互動性的快速問答方式講述了自己成功失敗再成功的人生歷程,并煽動全場為她的不斷進步聲聲喝彩,當人們跟著她的故事經受心靈上的跌宕起伏后,聽眾也為她此刻獲得的成功感受到了激動和喜悅……趁熱打鐵,楊老師立刻推出了陳安之老師最新的成功學課程,希望更多的人能跟隨陳老師一起成功。
  3點整,在男主持人再次帶著全場聽眾跟著音樂節奏拍手跳舞的呼喚下,陳安之老師終于從大門口閃亮出現,隆重登場。在從大門口到主講臺的幾十米路程上,20多位保鏢分兩路,分別手拉手在陳老師兩旁保駕護航,熱情且激動的人們為之興奮得吶喊尖叫……那場面絕對不亞于看某個大牌明星的演唱會……當陳老師終于安全順利地登上演講臺后,全場立刻報以更加熱烈的掌聲,激情的音樂聲也越來越大,陳老師在臺上也跟著音樂節奏和大家一起跳舞,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激情令人興奮,冷靜讓人睿智。
  激情過后,陳老師很淡定地開始了今天的演講。
  總的來說,陳老師的整個演講還算是很成功的,不愧為世界華人演講家第一人。無論從演講的內容,到演講的形式,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此,將我在現場所記錄的內容整理出來,與大家共享,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功。
  插幾句題外話。在聽陳老師演講前,當我聽說這是一個成功學演講,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將自己所接觸過的所有成功學的書籍和演講回憶了一遍。記得早在我初中畢業時,爸爸為了激勵我上高中好好學習,送了我一套卡耐基的《成功學全書》,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了解成功學。當時我雖然沒有一個字不落地認真看完,但已被其中很多內容所影響和感染。然后就到了大三暑假,我去深圳實習的三個月,我的實習導師,一位著名的催眠大師、心理咨詢師蔣平老師,他也在做各類成功學演講,跟隨他實習的三個月使我受益終生,實習結束前他還送了我一套他剛剛完成的心靈成長系列叢書,書中全是他對成功學的通俗易懂的詮釋和方法指導。上班后,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效果,我又主動購買了一些成功學方面的書籍,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和視頻,也聽過一些成功人士的勵志講座。
  綜上,我發現,每個人其實都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成功的認識,甚至都能總結出應該怎樣做人就會成功,或者說其實人人都知道成功的方法,即使不是自己總結出來,在中國教育的大環境下耳濡目染那么多年,也都能說出一些成功的辦法,而這些成功的辦法與那些成功人士所說的成功的辦法真的是大同小異!但是,最最關鍵的就是這個但是,但是很少有人把自己知道的變成自己做到的,所以我們當中無數的思想巨人都覺得自己不夠成功,也的確不夠成功——沒有把自己最大的潛能發揮出來去創造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
  所以,當我在整理陳安之老師的演講筆記時,以上感悟再次出現。陳老師講的如何成功的言論,與我們平時對成功的認識也大同小異,確實沒有什么太有新意的地方。可見,要想成功,來來回回還是要靠那幾個最原始、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來說話,而關鍵在于想到、知道,是否能做到。
  元歸正傳,整理演講筆記,按演講的時間順序簡單記錄,括號里附有我簡單的感悟。
  1.成功的三步:為成功者工作、與成功者合作、讓成功者為你工作。
  (面對同一句話,也許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當我聽完陳老師的這三句話,我頻頻點頭。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只是我們平時很少去思考或歸納。類似于陳老師的這種成功者,比我們成功的基點就在于他肯將世界上紛繁復雜的事情都做好歸類,然后在其中找尋規律,并歸納之,最終成為簡潔明了精辟的道理或方法。
  為成功者工作:有成功者作為你的領導,他必將帶領人去創造更多的成功,你還會走彎路嗎?
  與成功者合作:合作伙伴是成功人士,那么他給你的幫助,提供的建議和意見,使你成功的幾率更大。
  讓成功者為你工作: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作為我們普通人,這些還在向成功努力奮斗的人們,我們可以先選擇為成功者工作,再在工作和生活中選擇與成功者合作,最終一定能使成功者為你工作。這的確是一條很清晰明了的通向成功的捷徑。)2.成功是一個不斷學習、反復學習的過程。運用證明有效的方法,節省自己成功的時間,就是成功學。
  (陳老師在講這句話時,舉出了大量案例,案例涉及面之廣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可見他為了提高演講的質量和效果,他自己要首先學習和獵取大量的信息,用充足的論據來使聽眾信服。從NOKIA的失利APPLE的頂峰,到李嘉誠永立世界華人財富榜首富,從體育界到文藝界頂尖人物的不斷變更,聽眾們自然而然感受到了學習的力量,只有不斷學習才有可能成功。同時,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俞敏洪的一句話:成功是一個不斷向前的狀態,而非一個點。這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句古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成功不是一個時刻上所獲得的榮譽,而是一個不斷奮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保持為領先者,能讓自己持續領先,不被輕易打敗,才是真正的成功。)3.不要再自我摸索成功的路子,踏著成功者的足跡,踩著成功者的肩膀,讓成功者幫你成功。
  (這句話是在講學習成功學的必要時所說的。我之所以把這句話摘抄下來,是因為我被刺痛了。也許是因為從小被灌輸了獨立好強的思想,所以從小到大,甚至到現在,我在學習和工作上都比較我行我素,雖然也有虛心學習他人之長,但自認為很少將所學加以應用,不喜歡,也不習慣走別人走過的路,也不愿去踩著誰的肩膀。當然,捫心自問,自己真的就能自我摸索出成功的路子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可否認的是,自己的每一個進步絕不是完全靠自己閉門造車來的,肯定是將學習后的精髓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了,其實,也是踏了成功者的足跡,踩了成功者的肩膀,只是自己從來不愿面對和承認。當陳老師說完這句話后,我釋然了,我愿意面對和承認了,而且,我更愿意敞開自己,向更多的成功者學習,虛心虛心再虛心,學習學習再學習!)4.成功等于目標。每天的目標比長期的目標更重要,完成好每天的目標,長期目標就自然實現了。
  (前一句話很好理解,所有人都知道目標的重要性。后一句話,我對它的理解,就是“活在當下”。這讓我想起我經常對學生們說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到腳踏實地、問心無愧、順其自然。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時刻該做好的事,讓自己每天都活得問心無愧,對于結果我們就順其自然地接受和面對。也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謀事便要靠我們每天做好該做的,能做的。長期目標固然要有,但是宏偉目標的實現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每一天的積累,就不可能有目標的最終實現。古語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5.成功是全方位的,不只是賺錢。成功的七個要素:情緒穩定,體能良好,家庭和睦,事業爭做第一,善于理財,人脈豐富,為社會做服務。
  (這一句話讓陳老師講了半個多小時,整場演講也就三個小時,這一句話的詮釋就占了近四分之一的時間,可見此部分對于想成功的人來說很重要。其實這七點要素,不用陳老師說,我們隨便找一個工作了五年左右的人來思考和歸納,只要反思他個人的工作、生活歷程,他都能總結出這七個要點,可為什么陳老師總結出這七個要點后,他就成功了,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沒他那么成功呢?關鍵就在于我們給自己找了無數借口來解釋自己的困境,比如有人會說,我無法達到情緒穩定,因為有誰誰誰的影響,無法體能良好,因為沒有時間鍛煉,無法家庭和睦,因為家人不理解自己,沖突不斷,無法事業第一,因為第一不是那么好當的,無法精通理財,因為錢少得可憐,沒有理財經驗,無法人脈豐富,因為自己沒出什么成績,沒人待見,也沒時間去交朋友,無法為社會做服務,因為自己的吃喝住房還都是問題……就在這些種種借口中,我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放慢了腳步,甚至駐足不前,使得以往的努力前功盡棄。所以,我始終認為,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能,只是你是否愿意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找借口去阻礙自己成功。)6.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學習不夠是所有人不成功的關鍵。所以我們要終身學習。而學習的關鍵是:跟誰學?所謂名師出高徒。不同的老師教出的學生絕對不一樣。
  (對于這一段話,我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方面是內在因素,即每個人都要有一個最最基本的認識,就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只有自己主動向學,才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而且會越學越興奮,越學越快樂,越學越謙虛,越學越成功。被動學習永遠是令人生厭,甚至想逃避的,比如說現在的大部分學生,談學習色變,很多老師都有同感,跟孩子們談什么都行,只要不談學習,每個孩子都是快樂天使,都是創意無限的聰明娃娃,但是一談學習,孩子們都蔫兒了。另一個方面是外在因素,即人際環境,特別是我們求學的老師,這里不僅僅指學校課堂里的老師,指精通某一領域知識和技能的人,老師的知識淵博、技術高超,他才有能力帶領學生走得更高更遠。這又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之所以想到這句話不是想說虛心向學的方面,而是想說人際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力量。你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時間久了,你的很多思想和言行就會受其影響,他就默默地成為了你這一方面的“老師”,而這個人水平、素質、修養的高低限制或推動你的成長。無怪乎有句話說:跟什么樣的人做朋友,你就會慢慢變成什么樣的人。)7.三個成功的關鍵:(1)加入成功的環境,打入成功的圈子。
  (2)主動出擊,鍥而不舍。
  (3)成功等于知識加上人脈,人脈比知識更重要。
  (這三點幾乎不用解釋,我都比較贊同。打入成功的圈子,即結交成功人士做朋友。我們現在雖然只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我們可以努力爭取讓比我們目前成功的人成為我們的朋友,向他們多學習,然后再結交更多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做朋友。當然,不是說要喜新厭舊,畢竟每個人身上都有其優點,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具體到某個領域時,我們想在某個具體方面發展時,就需要結交在這個方面更出色的人做朋友,帶領我們進入更高的層次去學習、去提高。主動出擊,這一點就更不用是說了,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能夠主動出擊的人,必然做好了準備,再加上自己主動爭取,幸運的機會就會比別人多得多。最后一點,人脈比知識更重要,這是陳老師針對中國的現狀說的。但是他也同樣提到知識的重要性,只有人脈沒有知識,再好的機會給你,你沒本事沒能耐做出業績來,一切都是白搭。)8.三種成功必備的知識:(1)專業知識要在本領域內排第一,不被別人問倒。
  (2)有廣泛性的知識,要大量閱讀各行各業信息。
  (3)具備億萬富翁的知識:領導力,說服力,行銷力,演說力,管理能力。
  (專業知識排第一,這個必要性就不用多說了,這是本分之事。廣泛性的知識,我非常非常贊同,這一點是每個人應該努力獲得的。我觀察過很多成功人士,最終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們都是一個雜家,我所謂的雜家就是指精通各個方面的知識,說哪個方面他都能有話可說,這種人令我萬分敬佩,我覺得這才活出了人生的滋味,跟任何人他都能產生共鳴,甚至能帶給他人更多成長。至于第三點,很多人覺得自己沒必要學習,覺得自己的工作或生活用不上這些,所以不在這些方面去學習和鍛煉,于是也就沒有可能成為億萬富翁了。現代人有一點特實在,就是實用主義,現實主義,很多人學習僅僅是為了某一個點的需求,比如升學、比如就業、比如升職等等,當看到某些知識與自己現在要進行的工作與生活無關時,就不樂于學習了,所以,第一成不了雜家,第二無法具備億萬富翁的知識,因此就只能在白日夢里擁有自己想得到的財富和榮譽。)9.行銷的六個重點:
  產品力——質量、創意;價格——物超所值;通路——借力使力;宣傳——力度要大;包裝——吸引眼球;人力資源——人盡其才。成功者先知先覺,普通者后知后覺,還有人不知不覺。
  (聽完陳老師的這一段演講,我再次感到世界萬事都是相通的。雖然他在講企業營銷的行銷力問題,但我很快將其聯系到了教育上。作為教師,我不由自主這樣聯系。其實,教師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個促銷員,促銷的是思想,或者說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代換一下陳老師的六個重點:教師的教育教學就是其產品,學費就是產品的價格,教育途徑和方法就是通路,教師也要學會宣傳教育思想和教學內容的意義和價值,也要會對教育思想、教學內容進行“包裝”,使得學生樂學、好學,人力資源即因材施教。呵呵,也許比喻不很恰當,但可以反思一下。如果老師能成功地讓學生樂學、好學,且學得好,學得輕松,學得靈活,能夠學以致用,那這位老師就是成功的教師,就是成功者!——我努力的方向。)因為陳老師還有很多現場的互動環節,都是體驗式活動,所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筆記摘錄就這么多,淺談了我的感悟。希望與大家共勉。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PS:補充幾點感觸今天一天之內,不由自主地還在回味昨天陳安之老師的演講,還有幾點感悟,補充如下:
  1。陳老師在演講中很會運用大量案例來影響聽眾,特別是成功人士在成功那一刻的光榮,及成功后擁有的奢華生活與心靈滿足,被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這種演講使得聽眾們跟著他一起去感受那些令人向往和羨慕的時刻,在場的人無不為之而傾倒。這是一種愿景教育方式,為聽眾勾畫出美麗的藍圖,使得人向往之,激起內心強大的精神動力。比如陳老師為了說明廣泛性知識的重要性,他舉例自己如何因了解很多汽車知識,結緣于迪拜首富等。演講中的每一個小論點,都有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經歷來做論據。
  2。陳老師的演講本身就非常符合他所講的行銷六要素,他很真誠,也很熱情,更有激情。
  3。陳老師自稱在27歲時還身無分文,29歲半時成為億萬富翁。反思他27歲以前的生活,他14歲只身到美國求學、打工,一直到27歲時經歷了無數職業,可謂閱歷豐富,27歲時拜成功學演講大師為師,經過自身的努力,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很快就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這讓我再次堅定了心中的一個信念——豐富的閱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閱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閱歷越豐富,成功的幾率越大,這其中的道理太簡單了,我就不細說了。所以我在幾年前就很有一個想法,希望在寒暑假里去多經歷一些職業,哪怕去一些小店打工,向各行各業學習,向不同類型的人學習,向整個社會學習!到目前為止僅是想法,這就是我和成功者的區別,所以我還沒有成功。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富足圓滿,我一定要想辦法將想法變成行動,變成現實!
  4。在整個演講會前后持續4個小時的過程中,除了楊老師,一位女老師,用了15分鐘推銷課程外,4個小時里再無一位女性登臺。這讓我想到了最近和朋友們說起的能量場。整個將近3000人的會場里,主講人的控場能力要非常強,而這一能力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足夠的能量來支持。而男性本身的陽性特征,就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女性的陰柔,達不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我一直在細心觀察,4個小時里,陳老師與臺下的聽眾有很多次互動,而每次需要登臺互動時他只選男性聽眾,只有在問答環節,不需要登臺時,他才選了2個女性聽眾做互動。當然,也許一切都是巧合,只是引發了我的聯想而已。
  5。當陳老師說朋友分為資產和負債時,全場一片贊嘆。而讓大家去用資產和負債去做取舍時,很多人在理智上都能做出選擇,在感情上卻不忍割舍。也許我們都因不夠理智,所以達不到成功的高度吧。

從左利手寫字到孩子習慣

  改正前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的丫頭,有一點“左利手”傾向,吃飯、涂鴉、拿東西,喜歡使用她的左手。在不經意間,也是不知不覺中,總是提醒孩子“換一個手”,但好像效果不佳。自我糾結中,忽然明白了,我操那么多心干什么,左利手就左利手吧,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如果我認為孩子的左利手是缺點,那它就有可能作為缺點,伴隨孩子的一生。但為什么不把其想為優點呢?
  從現象上看,慣用手是一種人的本性。“利”,是指自己慣用哪一只手。大腦對手的控制是交叉的,天台HP印表機 敏源鍛造門 敏源電動鐵捲門 鐵皮屋左利手意味著右腦(抽象如語數外)思維較好,左腦(形象如音體美)思維較差,而一般人恰恰相反。左利手是一種奇特的生理現象,左利手是一個獨特的群體,慣用左手使他們面臨特別的問題,也使他們具有特殊的優勢。有意思的是,幾乎各個民族和不同時代,都有糾正左利手的習慣。
  從生理上看,一歲前的孩子,左右腦的功能尚未分化,而左右手也尚未分工,所以這個階段習慣同時使用雙手。二歲時,左右腦逐漸分化,但傾向性不明顯。三歲時,孩子的動作更協調,身體的各種動作反應變成反射性行為,不再需要大腦皮質來控制。而四歲左右的孩子,經常習慣用哪一只手,在生活中就比較明顯了,家長也可以察覺了。
  我這個人喜歡“未雨綢繆”,想著、想著就想到,對于左利手的孩子,可能最大的挑戰是會被強行糾正一些習慣,特別是用筷子和寫字。這就造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遇到需要很多精力才能解決的問題。吃飯用筷子到也罷了,可寫字確實有一定的問題。世界上的主流文字,其書寫順序、筆畫和落筆方法,都是為右利手設置的。當左利手的孩子到了學習寫字的年齡,你是強行糾正孩子改用右手呢,還是順其自然就用左手?
  要說巧,那就是巧!前幾天遇到樓下鄰居,他說起其兒子是左利手。我問他是如何處理的,他說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是強行糾正的辦法。可是,對左利手的“粗暴”改造,從根本上說違反了天性,也是一種極為不尊重孩子的“侵犯”行為。例如我們在寫字時,需要調動眾多功能,如手部精密運動能力、語言思維、對文字的空間想象等的協同運作。而你強迫孩子改變書寫行為,原本左手可以順利完成的復雜動作,被糾正后反而變成一個很麻煩的過程,這就直接影響了其整體協調能力。
  其實,對于這個困擾許多家長的難題,早在90年前,教育大家陳鶴琴就利用循循善誘,巧妙解決了。一天,陳鶴琴看到有一個孩子總習慣于用左手寫字,老師要他改用右手寫,一直沒做到。陳鶴琴就對這個孩子說:“你會用左手寫字,大家都不及你,真了不起!但是大家能夠用右手寫字,而你不會,那你就不如人家了。假如你也會用右手寫,兩手都會寫,那你就是第一個大好佬了!”不久,這個孩子就會用右手寫字了。
  教育就是這樣簡單!可教育大家終究是教育大家!只是說了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孩子主動地轉變了自己的行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在模仿成人的基礎上,不愿成為例外,也不愿給人以負面形象,他們希望得到關注、接納和承認。如果他們身上出現了成人眼中的“不良習慣”,他們也希望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按照自己能獲得成功的模式去改造自己。
  從人的“習慣”上講,養成一個習慣,可能只是幾天,而改變一個習慣,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同時,讓孩子建立一個習慣,是需要耐心的,讓想讓孩子改變一個習慣,則需要數倍的耐心!但是,大家卻想要“一招制敵”的妙招,恨不得馬上就改變孩子的習慣。著急之下,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及”,當腦筋思維枯竭,便什么都不想了,直接對孩子強迫進行“竹筍炒肉”了。
  可是,如果你真的只會這樣,將對孩子造成很深的影響,特別是心靈深處的影響,未來很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失衡。比如,孩子經歷“粗暴”的管理,其性格會扭曲,為了排泄自己的情緒和感到心里平衡,他們會用別人曾經強加給自己的紀律和自己強行的自制,去要求他人,這在為人處事上,他們也會顯得嚴厲而不公正。實際上,孩子的習慣,是模仿成人,或是成人“培養”出來的。所以,在改變孩子的習慣過程中,不能簡單地靠“對錯”評論,這可能使孩子對自己產生不恰當的自我評價。同時,你需要及時肯定和表揚,這樣孩子才有改正的動力。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孩子的一個習慣,首先你要看到孩子的長處,在其長處的基礎上,利用巧妙的語言表達進行延伸,同時給孩子描繪出一個愿景“大餅”,這樣利用孩子的上進和競爭心,自己就會去努力。在這點上,你知道農夫是怎么馴犟驢的嗎?對待犟驢,農夫基本是不打的,因為知道打是無用。那怎么讓犟驢心甘情愿地干活?簡單之極,笑嘻嘻地在驢鼻子前面,吊一根胡蘿卜!
  呵呵,把孩子都當成犟驢了,比喻的不是很恰當,話糙理不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