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德西效應——別讓孩子的動機變味

  曾在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
  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百聿光碟從事藍光DVD燒錄服務 點餐系統 百聿空白片印刷,
美學院精通雙眼皮手術,美的假髮配戴  徐永康玻尿酸,雷射溶脂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讓學生在實驗室里解答一組有趣味縣且需要動腦筋的智力題。德西把被試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和控制組,并讓兩組學生在不同的實驗室進行實驗。
  實驗組的學生每做完一道題便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學生做完題目后沒有任何獎勵。
  實驗觀察發現,在休息的時間里,控制組的學生繼續解題的人數明顯多于實驗組,時間越長,這種反差就越明顯。
  實驗結果,德西得出這樣的結論:當孩子對活動充滿興趣時,給他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在家庭教育中也時有顯現。許多父母都會感嘆,孩子在學習方面好像不是為他自己學習,更像是為父母在學習。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什么呢?追求一下,根源就在于父母的許多做法使孩子的學習動機變了味。比如,有些父母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孩子考了好成績就用物質和金錢來獎勵,孩子成績不好時則用打罵及懲罰的方式試圖來使孩子提高成績。結果,孩子在學習中感覺不到樂趣,學習的動機自然就沒有了。最終,孩子的學習動機似乎就只為了得到父母的夸獎和物質獎勵。那么,父母應該怎樣來避免德西效應呢?
  建議一:不要過多用獎勵的辦法來激勵孩子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試得第一,我就獎勵你100元!”“要是你能考95分以上,就獎勵你吃一次肯德基!”等等。父母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恰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一點點地消減了。
  孩子的學習本來是為他自己而學,漸漸地,孩子覺得他的學習是為了父母而學,而他自己呢,是為了得到獎勵才學習。就這樣,孩子學習的動機變了,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就變了。
  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獲學習的樂趣。如果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么,孩子的學習動機就是正確的,孩子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去學習。
  建議二:不要過度用物質去補償孩子的情感需要許多父母因為工作比較忙,把孩子寄托在學校或者寄養在孩子的爺爺奶奶家里,當父母回到家中,往往會產生對不起孩子的心理,從而不斷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以補償自己教育孩子上的失職。
  殊不知,正是這種補償心理,使許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理性在剎那間花為烏有。父母們就會陷入矛盾的心理中,是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還是對孩子說不,讓孩子認為父母是個不稱職的人?
  許多父母正是因為自己缺少時間與孩子在一起,誤認為自己對孩子來說是失職的。事實上,失職與否并不取決于是不是經常跟孩子在一起,而是取決于父母怎樣去教育孩子,盡管父母很少在孩子身邊,還是有許多途徑可以來教育孩子。比如寫信、打電話、為孩子購買優秀的圖書、回家后的談心、一起游戲等等。真正應該“補償”給孩子的其實是孩子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物質需要及生活上的包辦。
  建議三:激發孩子內在的動力去獲得成功一個孩子怎樣才能獲得成功?是依靠外部的獎勵還是內在的動力?結論當然是后者。外部的獎勵僅僅起個催化劑的作用,只有孩子的內在動力被激發出來時,他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向著一個目標去做。
  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他在全美選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寫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其中有兩封信讓這位心理學家很震撼。一封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的一位服刑犯人,巧的是,他們寫的是同一件事情: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這樣寫道: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間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子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我要那個最大最紅的,這時,弟弟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于是,我靈機一動,說道:“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遞給了我,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個大蘋果獎勵給你。”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而弟弟只好氣呼呼地拿了個小蘋果。
  從此,我學會了說謊,而每一次說謊,我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后來,我又學會了打架、偷盜,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總是不擇手段。終于有一次,我被送進了監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人士是這樣寫的: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間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我各弟弟們都爭著要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媽媽笑瞇瞇地拿著這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得到它。現在,讓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
  于是,我們幾個都到草坪上去修剪,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我的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想得到最好的,必須努力爭第一。在我們家里,你要想得到什么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只有自己付出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也是我現在成功的原因。
  孩子想要獲得東西的內在動力應該是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偽裝自己。同樣要獲得大蘋果,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使孩子的價值觀也因此而不同。可見,在引導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要避免總是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教育孩子,這樣做會使孩子迷失方向,感受不到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的成功體驗。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努力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目標,這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產生樂趣,不會計較父母是否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